- 杨习铭;黄钦;高志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如何成为助推沿线国家加快自身数字化进程和提升数字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围绕该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指标体系,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视角,通过中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以此揭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对低竞争力或高数字基础设施国家的数字产品贸易竞争力推动作用更为显著,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产品贸易竞争力重要的中介变量,其中科技创新具有显著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遮掩效应。
2025年05期 v.44;No.202 2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0K] [下载次数:1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云;蒋梦瑞;梁坤;
电商直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激发用户深度参与已成为主播与平台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借助准社会交往理论和沉浸理论,实证检验主播和平台对用户弹幕交互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创新性地引入个体特质,探索这一影响的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主播特征和平台特征均对用户弹幕交互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感知实用性价值和感知享乐性价值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线交互意愿正向调节主播互动性、主播吸引力和平台互动环境与用户弹幕交互行为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主播和平台精准制定用户参与策略提供细致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2025年05期 v.44;No.202 4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1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永红;冯会娴;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新动能优势,对于实现要素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门限回归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实证方法,从维度、门槛、空间三重视角聚焦数字普惠金融对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削弱地区市场分割程度,有效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后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时间以及市场化水平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创新水平提升、金融要素重塑和居民消费扩张在数字普惠金融赋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存在基于人力资本水平的门槛效应;考虑空间维度后,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十四五”时期,应继续落实“数字普惠金融”优先行动,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
2025年05期 v.44;No.202 5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4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